清.聶璜繪.清康熙時期繪本.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螃蟹詠
[ 清 ] 曹雪芹
桂靄桐陰坐舉觴,長安涎口盼重陽。
眼前道路無經緯,皮里春秋空黑黃。
酒未敵腥還用菊,性防積冷定須姜。
于今落釜成何益,月浦空馀禾黍香。
清.聶璜繪.清康熙時期繪本.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古代一般人能吃得起螃蟹,《紅樓夢》平兒道:“那里都吃?不過都是有名兒的吃兩個子。那些散眾兒的,也有摸著的,也有摸不著的。 劉姥姥道:“這些螃蟹,今年就值五分一斤,十斤五錢,五五二兩五,三五一十五,再搭上酒菜,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。
看看,即使賈府也有許多人吃不上的,那么,這里五分一斤是什么概念,還是大米來換算,按康乾年間一兩銀子折中大約可以購最好的大米150斤,現在市場高端大米大約7元左右,四兩銀子折合當今人民幣大約4000元的樣子,今天4000元能買80斤最好螃蟹?
1938年10月25日的《申報》上報道,82年前陽澄湖的螃蟹一擔只要六、七十元,也就是說,最貴的也就一斤7毛錢,即便是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計算,這7毛錢也實在是便宜得過分了。 1946年,當時上海的平均工資在20萬元左右,大概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可以買6只螃蟹。
張槃 雙蟹圖 扇頁
新中國成立后, 1966-1976年上海的青年工人,學徒三年滿后36元,1985年9月飯店大閘蟹5元/斤,1971年的安徽農村大閘蟹0.70一斤 。廣州70年代大米0.142/斤,大閘蟹0.8元/斤,看看螃蟹大約是大米7倍,按做最好的大米換算,49元可以買上好的大閘蟹了。
90年代后上海一員工工資100元,也就只能購買一斤大閘蟹,那么現在的你一天工資能買幾斤大閘蟹?
秋風起,蟹腳癢;菊花開,聞蟹來
《丁公默送蝤蛑》
蘇軾
溪邊石蟹小如錢,喜見輪囷赤玉盤。
半殼含黃宜點酒,兩螯斫雪勸加餐。
蠻珍海錯聞名久,怪雨腥風入座寒。
堪笑吳興饞太守,一詩換得兩尖團。
元代 衛九鼎
螃蟹成災
《國語·越語下》記載了越王勾踐與宰相范蠡對話:王召范蠡而問焉,曰:“吾與子謀吳,子曰‘未可也’。今其稻蟹不遺種,其可乎?”對曰:“天應至矣,人事未盡也,王姑待之!笨纯丛絿π烦蔀亩及鸭Z食種子吃光了。
即使到了元代螃蟹也是成災,《元史》中記載說:“吳中蟹厄如蝗,平田皆滿,稻谷蕩盡,吳諺有蟹荒蟹亂之說,正謂此也!
宋 晚荷郭索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
宋 荷蟹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
持螯把酒
《周禮》中載有“蟹胥”,晉 張載 《登成都白菟樓》詩:“黑子過龍醢,果饌踰蟹蝑! 亦作“ 蟹蝑 ”。亦作“蠏胥”。蟹醬。
明 沈周 寫生冊 蟹與蝦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《晉書·畢卓傳》載,西晉名士畢卓嗜酒如命,不理職事,常說:“得酒滿數百斛船,四時甘味置兩頭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名人名言,便是了一生矣!焙笫浪煊谩俺烛、“持蟹”、“把蟹”,作為飲酒行樂或借酒消愁的 典故。
關中無螃蟹
北方人始終對“食蟹”這一行為抱有偏見。 《夢溪筆談》,見有如下記載:“關中無螃蟹。元豐中,予在陜西,聞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,土人怖其形狀,以為怪物。每人家有病瘧者,則借去掛門戶上,往往說差。不但人不識,鬼亦不識也。 ”
《洛陽伽藍記》北魏楊元慎曾這樣嘲諷吃螃蟹江南陳慶之:“吳人之鬼,住居建康。小做冠帽,短制衣裳。自呼阿儂,語則阿傍。菰稗為飯,茗飲作漿,呷啜莼羹,唼嗍蟹黃。手把豆蔻,口嚼檳榔。乍至中土,思憶本鄉。急急速去,還爾丹陽!惫P者嘗去最北方,北方人對待螃蟹的態度至今還是有些“鄙視”的。北方吃螃蟹唐代就漸漸也在北方被廣泛接受。
徐渭《黃甲圖》
東南西北味
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志一》:“ 何胤 嗜糖蟹!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六:“ 唐 以前書傳,凡言及糖者皆糟耳,如糖蟹、糖薑皆是!
清 任頤 菠蘿菊蟹 頁 故宮博物院藏
宋代吃蟹可謂花樣百出,有炒蟹、渫蟹、酒蟹、赤蟹、白蟹、蝤蛑簽、辣羹蟹、溪蟹、五味酒醬蟹、酒潑蟹等諸多蟹饌,比今人會吃多了,
北方洗手蟹
《東京夢華錄·飲食果子》:"生炒肺、炒蛤蜊、炒蟹、渫蟹、洗手蟹之類,逐時旋行索喚,不許一味有闕。" 宋 祝穆 《事文類聚·介蟲·蟹》:"北人以蟹生析之,調以鹽梅芼橙椒,盥手畢即可食,目為洗手蟹。"鮮活螃蟹拆解成塊,拌上鹽、梅、橙、姜和酒等調料,快速腌制而成。
蟹釀橙
南宋林洪《山家清供》橙大者截頂,剜去穰,留少液,以蟹膏肉實其內,仍以蒂枝頂覆之,入小甑,用酒、醋、水蒸熟,加苦酒入鹽,供,既香而鮮,使人有新酒菊花、香橙螃蟹之興。因記危巽齋稹贊蟹云:"黃中通理,美在其中;暢于四肢,美之至也。"此本諸《易》,而于蟹得之矣,今于橙蟹又得之矣。
沈周《郭索圖》
傅山《蘆蕩秋蟹圖》
清 任頤 菠蘿菊蟹 頁 故宮博物院藏
清.聶璜繪.清康熙時期繪本.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清.聶璜繪.清康熙時期繪本.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發表評論 評論 (2 個評論)